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图文并存的书籍在战国已出现,但为数不多。明清时期雕印有插画的小说在市场上广泛流行,开封乔文耀斋等刻印、销售一体化的书坊争相雇佣一些知名书画家参与坊刻。这一变化说明(     
A.书籍出版业商业化的发展
B.图文并茂增加了小说著作的可读性
C.河南掀起坊刻书籍的高潮
D.雕印技术推动社会主流文化的变革
2023-11-2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史籍云:“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对材料“板印”或“活板”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板印技术从五代就开始使用B.板印印刷在唐朝已相当普及
C.活板最早使用的是金属活字D.活板是印刷术一次质的飞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

【资料夹】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载道:“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
2023·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962年,宋太祖对近臣明确指示:“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在其倡导、督促、示范和带领下,文臣武将们的读书有了明显进步。宋太宗同样热衷于读书。他诏令史馆日进《太平总类》三卷,“朕当亲览”。上述现象(     
A.表明宋代大力推行文官治国方略B.利于促进宋代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C.是当时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因素D.推动了宋代学术文化的下移和繁荣
2023-05-12更新 | 73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     
A.江南地区的开发B.纸张的应用推广
C.行政效率的提高D.征税标准的变化
18-19高二下·安徽安庆·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2023-04-23更新 | 20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22-23高二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记载:“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这个“牌记”,载有出版人、刻书人、出版日期、版权声明等信息,类似于今日书籍的版权页。由此可见(     
A.宋朝活字印刷术发展迅猛B.宋人有一定知识产权意识
C.宋朝造纸技术已推陈出新D.宋明理学得到官方的推崇
2023-02-22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22-23高三下·安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2023-02-12更新 | 220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22-23高一上·福建泉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书院产生于唐代后期,是民间私人隐居读书或藏书的地方。当时书大多由人亲手抄录,成本很高。到了宋代,书院正式成为一种学校教育制度并广受民间青睐。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宋代(     
A.商品经济较唐代发达B.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C.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印刷技术得到发展
22-23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敦煌莫高窟曾出土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每枚大小约3CM,其年代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这批回鹘文木活字,可用于(     
A.确证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B.考察元朝对西域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
C.研究两宋治下的民族交融D.探讨丝绸之路与古代科技传播的关系
2022-11-27更新 | 210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享机遇 共谋发展(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