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中国文明的顶尖级代表,甚至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请回答: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如果需要你论证材料一观点正确性的话,你认为有哪些科技成果最能代表中国文明的形象?除四大发明外,请至少列举六例。
(3)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阅读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4)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盖盖在地上。这种学说能够解释很多天象,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浑天说认为全天星辰都布于“天球”之上。汉武帝对争议双方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定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接受检验,看谁更符合实际从而确定使用谁的历法。结果浑天说一方胜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由此,浑盖之争也拉开了帷幕。争议中,双方大都秉持通过天文观测、仪器校验等方式进行,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持续上千年的浑盖之争,促成诸多成就。《太初历》、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发展,勾股定理以及相关测高望远之术,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这些都与浑盖之争息息相关。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浑盖之争”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018-10-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练习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
1704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生平事迹摘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第一次晤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受洗加入天主教,获教名保禄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和《测量法义》

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八年,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向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

天启五年(1625年),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

崇祯二年(1629年),擢升礼部左侍郎。主持开局修历

崇祯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

崇祯四年(1631年),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

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依据《明史·徐光启》编辑

回答:

(1)依据材料概述徐光启生平(不得照抄材料)。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能够编成《农政全书》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