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指南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齐的孟尝君田文、赵的平原君赵胜、魏的信陵君魏无忌、楚的春申君黄歇、秦的文信侯吕不韦,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这些食客中,有各学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李约瑟从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大量研究中得出结论:“每当有人根据中国文献对科技史的任何一个领域进行研究时,他会发现其聚焦点总会落在宋代。”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技的主要成就。
2 .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创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三大发明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要有何变化?
(3)请结合中国近代史,谈一谈你对“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句话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素以四大发明享誉世界。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摘编自李淑颖《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重实际应用曾经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它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但过于讲究实用而轻视理论的探讨,则使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在中国古代,除了医学建立了博大的理论体系因而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外,其他各领域均缺乏系统的科学基础理论建树。与此同时,中国又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在政府机构中做官,被看成是最有发展前途、最受人尊敬的人生道路选择。各种与军国重务无直接关系的学问统统被封建国家,也被一般文化人视为“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而被“弃之不治”。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传统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内部因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的。”宋代科技正是在这种继承与突破、综合与提炼、积累与创新交替作用中不断发展,从而达到一个科技高峰的。

——摘编自王星光、张达《试论宋代科学技术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据研究,明代后期可以称为世界第一的发明创造有1584年由明代王子朱载均(1536-1611年)提出的“十二平均律”,解决了乐曲演奏中曲调的转换问题。喻昌所著《京意草》(1643年)中记载了种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传入欧洲后,被改进成为牛痘法。著名的四大著作中的《本草纲目》于1596年首次出版,不久明神宗(朱翊钧)下献书识,李时珍次子李建元献予朝廷,但只得到“书留览,礼部知道”的批复。又如《天工开物》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成书后,国内长期失传,但日、法等国很流行。这些著作从规模上超过了前代,但探求问题和编写方式却没有突破前代以积累经验为主的范畴。到了清代前期,杰出的科技著作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仍然保持在明代的水平上,而西方科技已在近代科技时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摘自安作相《中国古代科技停滞探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的突出科技成就说明恩格斯的观点,并指出宋代突出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世界地位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勒鲁瓦·古尔亨说:“人们可以接受一种比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更简单的语言,可以接受一种较不发达的宗教,可是除非由于战争而暂时倒退,他们绝不会从用犁倒退到用锹。”不仅如此,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因为思想体系无疑要受到各种独特的种族特征的限制,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

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发明瘦腿转磨外,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即后来阿拉伯各地普遍使用的“萨吉雅”。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但它们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惹人注目: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在于:他富有洞察力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然而,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想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于习俗。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