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诗经》到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该诗派或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重武轻文的社会思想B.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C.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8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诗经》内容非常广泛,除五首史诗及少量祭祖诗略带“神”的色彩外,其余诗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劳动生产、战争徭役、日常生活、男女爱情、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这主要表明《诗经》
A.是一部农业发展史B.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C.在各阶层得到普及D.摆脱了神权文学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周颂”甚至包括“商颂”与“鲁颂”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各种祭祀礼仪的需要而创作的诗歌。雅诗或是为礼乐需要而创作,或是创作之后被纳入礼乐文化系统。这表明《诗经》
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B.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C.揭示了礼乐制的弊端D.渗透着贵族政治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020-08-20更新 | 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2019-10-20更新 | 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文学特色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2019-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B.《诗经》中的“颂”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
2018-01-19更新 | 93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的巨作。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诗词歌赋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请提炼材料的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其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强烈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