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诗经》到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齐的孟尝君田文、赵的平原君赵胜、魏的信陵君魏无忌、楚的春申君黄歇、秦的文信侯吕不韦,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这些食客中,有各学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李约瑟从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大量研究中得出结论:“每当有人根据中国文献对科技史的任何一个领域进行研究时,他会发现其聚焦点总会落在宋代。”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技的主要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
A.李白杜甫出身不同B.李白杜甫性格迥异
C.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D.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朝元稹《法曲》载: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兽的毛皮)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这一材料的价值在于
A.是确证唐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B.实证安史之乱下咸洛满目疮痍
C.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不足为信D.佐证丝路交往对唐朝生活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文学特色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2019-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白居易继承了
A.汉赋手法夸张的特点
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C.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D.骈体文的绮丽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
2018-11-07更新 | 2581次组卷 | 2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产生时间和地域来看,以下诗歌与下图所示相符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018-04-07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B.《诗经》中的“颂”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
2018-01-19更新 | 9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区银川市育才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
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化、辞藻华美、对偶工巧,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地区民歌特色的文学形式是
A.汉赋
B.唐诗
C.楚辞
D.宋词
2017-10-15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