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诗经》到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盛唐诗人在诗歌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较为立体,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中唐诗人刻画的人物形象更注重内在精神,强调现实主义的质实作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内政局的变动B.商品经济的发展C.皇帝喜好的差异D.文化政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诗经》中记载了“大田多嫁,既种既戒”的民间歌谣,但其实更早的《易经》也记载了“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的民间歌谣。由此可知
A.面临战争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常态B.传统典籍记录和反映着先民生活
C.《易经》中记载了最早的民间歌谣D.记载民间歌谣是传统典籍的习惯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诗经》中的风又称国风,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腐化生活B.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
C.残酷的战斗场面D.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
2021-03-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落后封闭的文化政策
2021-01-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据此可知,此部文学名著该是
A.《诗经》B.《道德经》C.《离骚》D.《杜工部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是指
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语言通俗深刻
C.现实感强D.形式朴实自然
2020-10-14更新 | 833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写下“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从“六经皆史”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唐朝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君主专制日趋削弱
C.地方割据日趋严重
D.人民生活日趋困苦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认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内藤湖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时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和名称自然发生变化。第三,文学上,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根据材料及所学,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试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赞同、质疑、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9 . 中国历史悠久,古都众多。以下古诗词描绘的古都与下图标号对应一致的是
A.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B.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C.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19-07-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的巨作。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诗词歌赋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请提炼材料的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