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
A.反映了市井民众的审美需要B.说明孔子为人难以琢磨
C.揭示了主流价值观念的蜕变D.使儒家学说基本上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读史方舆纪要》;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
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
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
2021-12-21更新 | 48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历史现象与此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程朱理学失去活力B.小说戏曲走向繁荣
C.传统科技领先世界D.闭关自守固守传统
4 . 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
A.符合市井民众的审美情趣B.说明孔子为人灵活多变
C.反映了主流价值观念嬗变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元明戏曲、小说中《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等五部作品把唐代诗人李白刻画为才华横溢的文 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 仙。由此可知,元明戏曲、小说对李白的形象塑造
A.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追求B.宣扬了儒士兼济天下的价值观
C.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愤怒D.寄托了士人的心理期待和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人刘有才最初选择宋金为女婿只是贪他是个好劳力;后来宋金一病不起,被刘有才抛弃;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这体现了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B.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
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清小说家的作品往往“使人读之为轩然笑为潸然泪,即樵夫牧子,厨妇爨婢,皆感动于不容已。”如《醒世姻缘传》中,作者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通过对两个家庭、两种姻缘的描写,呼吁尊重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宾”这表明
A.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B.经济发展使近代平等观念形成
C.封建礼教抑制了文学的发展D.市民文学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代戏曲《雷峰塔》塑造白娘子为因爱下凡的蛇妖,因许仙动摇而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但因其子孝行感动天地而释放出塔。该戏曲随后改名为《白蛇传》,广为流传。这表明该戏曲
A.肯定了人的正常自然欲求B.迎合了市民阶层心理诉求
C.体现了浓厚封建理学思想D.提升了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2021-04-23更新 | 31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博野中学2021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在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夫人以她对家人、族人、朋友等的仁爱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风范;在小说《林兰香》中,燕梦卿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贤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
A.明清思想专制的加强B.儒学观念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开始逐渐世俗化D.官方重视民间道德教化
10 . 明清小说中,有些商人因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仁义之举,而得到财富、寿命、子嗣等现实利益的回报。如《刘小官离雄兄弟》中的小店主刘德乐善好施,先后救助并收养了两个落难的年轻人,“无子而有子”。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A.体现了价值观的多元B.渗透了儒学的教化作用
C.具有了广泛社会基础D.成为了主流的文学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