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明中叶以后的通俗文学在宋元通俗文学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使“雅”与“俗”的文化对立空前尖锐地呈现出来。通俗文学形成的新的社会观念,迅速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使各级政府都如临大敌,总是希望加以禁毁。这反映了
A.封建正统思想受到冲击B.通俗文学更具市场价值
C.政府不断加强思想控制D.商品经济推动文化发展
2021-12-2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词-诗-曲-小说的变化趋势,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的发展趋势是逐渐通俗化。
3 .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错误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2021-02-14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清小说“三言二拍”中有许多故事描写了各色人物为自己奋斗,或经商致富,或投考中举,或白首穷经竟一无所获,或巧遇良机而顿致富贵,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个人道路的多样化。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市民阶层群体逐渐壮大B.社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
C.封建社会等级趋于解体D.工商皆本观念成为共识
2021-02-1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
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2021-01-24更新 | 160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鲁迅先生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则远不逮, 更无独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 '白话小说’者是也。”这一论述可以推知宋代
A.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B.中央集权加强文化被禁锢
C.理学兴起致世俗文学衰落D.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学创新
7 . 这部长篇讽刺小说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内容涉及当时的封建官僚制度社会风气、人伦关系学术活动、风俗习惯等,笔锋直指整个封建社会。该小说是
A.B.
C.D.
8 . 明代成书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与玉皇大帝轮流做皇帝,宣称其花果山“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学艺术领域推陈出新B.专制皇权收到抨击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D.神魔小说风靡全国
9 . 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D.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2021-01-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写道:“以世俗之笔描写世俗之情,成为明代中后期小说与戏曲艺术创作的主流。”这一“主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雇佣关系的产生
C.理学思想的衰落D.商品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