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历史演义小说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这说明历史演义小说
A.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真相B.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C.不能作为史料进行研究D.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求
2 . 拟话本小说在明代中后期受商业经济发展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呈现繁荣局面。康熙中期,拟话本小说开始衰落,至雍正、乾隆年间则完全衰落。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易代造成的心理变化B.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衰落
C.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思想D.文化专制政策空前加强
2021-02-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水浒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宋江出场唱词为“家住梁山泊,平生不种田。刀磨风刃快,斧蘸月痕圆”。明代水浒戏《梁山七虎闹铜台》中,则为“报国忠心如皎月,杰士丛中把姓标”。这一形象变化折射出
A.戏曲艺术发展成熟B.世俗文化张扬个性
C.传统伦理更趋强化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由此可知,闲斋老人认为《儒林外史》
A.注重故事情节的复杂性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顺应了文学复古的潮流D.宣扬了封建伦理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 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了明代 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020-11-12更新 | 187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早在唐宋时期已在民间流传。元明之际,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参考史籍,创作了24卷本《三国演义》。这反映出
A.古典小说繁盛于唐宋时期B.传统文学和史学日趋合流
C.小说满足了小农阶层的需求D.文学创作植根于社会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
D.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贵族化
B.平民化
C.神秘化
D.宗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018-05-05更新 | 36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