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中后期,歌颂国势声威、极尽铺采的大赋渐少,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这一变化可说明
A.文学创作背离主流文化B.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
A.《搜神记》《农政全书》B.《二京赋》《石头记》
C.《子虚赋》《牡丹蕉石图》D.《汉书》《聊斋志异》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

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部著作?简述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请分别说出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文学作品的体裁
(3)材料三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说说你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认识。
2020-1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中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描述,这反映了
A.古代诗歌的成熟B.劳动生活的快乐
C.浪漫主义的手法D.民本主义的精神
2020-07-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诗经》中含有忧、患、惊、恐、惧、禅、悲、哀、怨等字眼的诗篇有140余篇,约占《诗经》305篇的46%。其中“忧”字竟出现90次之多(《国风》38次,《雅》52次)。据此可知,《诗经》充满了对
A.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B.现实社会的强烈忧患
C.民族盛衰的理性思考D.统一安定的热切期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泪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这些“滴血的诗篇”
A.音节和谐,句式以四言为主
B.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C.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D.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
A.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B.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
C.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D.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