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的辞赋,是从楚辞中发展出来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长篇巨制的韵文。这种韵文,几乎不能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大体都是雕饰浮辞,堆砌繁文。若以汉赋比于楚辞,则汉赋正犹一满头珠翠之盛妆繁饰的公主,而楚辞则为一满怀幽怨之淡妆轻抹的思妇。汉赋的风格反映了(     
A.有违时代发展需求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学者缺乏社会责任D.国家统一实力强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诗经》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农事诗,不仅《豳风七月》等民歌包含了丰富的农事信息,而且祭祀用曲《周颂丰年》《周颂嘻嘻》等也直接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关注。由此可知,《诗经》(     
A.支撑了礼乐制度的实施B.开创了浪漫主义的风格
C.蕴含了朴素的民本思想D.印证了周王的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关于《诗经·国风》起源,学界一般重视“采诗说”,即由周王室派专人于各地采集民间诗歌编订成册,达到“比其音律,以闻天子”。由此可见关于“采诗”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监督地方得失B.体察民情疾苦,纠正君主专制
C.掌握舆论动向,规范国家治理D.集合各地民情,以备后世借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地域性文化的形成时期。战国中期,屈原以理性的审视扣天而问,其诗作《哀郢》抒发了楚都郢被攻破后的无尽悲伤。楚怀王在遭受秦国软禁时,宁可客死他乡亦不肯捐弃国土而偷生。这些现象体现了楚文化
A.开拓进取的特质B.浪漫主义的色彩;
C.忠烈爱国的情怀D.崇尚个性的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歌颂了后稷功德,后稷形象实为一位神化了的英雄。这反映了西周
A.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
C.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D.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诗经》中总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有女子出嫁后对父母的思念,也有公务繁多的官吏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无奈以及子女对已逝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这种尚孝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儒家思想影响巨大B.社会结构“家国同构”
C.纲常伦理秩序确立D.宗法伦理道德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作为《诗经》中的精华,《国风》中的作品大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如《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墉风·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救国于危难而奔走呼号的爱国精神等。这表明《国风》
A.具有民本思想B.突出平民地位C.蕴含人文精神D.否定天命观念
2022-01-28更新 | 379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中有不少篇章表达周人对“天”的敬畏,但也有大量诗篇宣泄怨天、反天命、抗天命的情绪,越往西周后期这种情绪越突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动荡思想消沉B.周朝分封引发民心思变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宗法伦理取代天命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史书记载,《诗经》中的《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到汉代汇编成册,主要供上层统治阶级唱诵。汉代乐府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孔雀东南飞》,本是无名氏的作品。据此可知汉代
A.市民阶层迅速崛起B.精英文学日益大众化
C.官民矛盾趋于缓和D.民间文学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经》中记载了“大田多嫁,既种既戒”的民间歌谣,但其实更早的《易经》也记载了“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的民间歌谣。由此可知
A.面临战争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常态B.传统典籍记录和反映着先民生活
C.《易经》中记载了最早的民间歌谣D.记载民间歌谣是传统典籍的习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