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三单元(B卷提升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源氏物语》中,成为源氏三代人爱情发展的基调。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这说明(  )
A.仅白居易的诗对日本有影响B.白居易是最有才华的诗人
C.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D.白居易与紫式部交流较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2020-07-12更新 | 6755次组卷 | 9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基础过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2020-06-06更新 | 1048次组卷 | 14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基础过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
2020-05-06更新 | 58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请各写出图一和图二人物的两首代表作品。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作品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各反映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依据四大名著出现的社会背景和图七所反映的现象,简要叙述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2019-07-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试卷: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除李白和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盂浩然、王维、高适、白居易、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以上诗句的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2)你认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读图:

上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3)此作品朝代           ,作者是           

作品的名称是《           》,作品的风格是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作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018-09-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