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右图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题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胖月痕初。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落款是“梅老戏墨”。据此可知,该画(       
A.符合以形写神的原则B.吸收了外来美术风格
C.体现了反礼教的精神D.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是北宋画家李成的《寒林骑驴图》,画中白雪寒冬,长松之下,一文人骑驴行于郊野,前后有童仆相随。画面只有近景和中景,远景掩于古松之后,未着一笔,却气象萧瑟。该作品
A.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B.体现了市民阶层风俗旨趣
C.注重表现意境和笔墨情趣D.以人物为核心布局和构图
2022-0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宋画家李成的山水画《寒林骑驴图》描绘了白雪寒冬,长松之下,一文人骑驴行于郊野,前后有童仆相随的景象。画面只有近景和中景,远景掩于古松之后,未着一笔,却气象萧瑟。该作品
A.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B.注重表现意境和笔墨情趣
C.体现了市民阶层风俗旨趣D.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李泽厚在评述两宋的绘画时认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也是从“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推移的过 程;而追求细节、真实也逐渐成为宫廷画院和画坛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成为独 步一时的艺坛冠冕。由此可知,宋代绘画审美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理学思潮的影响B.世俗化的趋势
C.禅学思想的传播D.文人画的兴起
2021-12-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职贡图》,描绘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贞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A.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B.文人意趣和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和史料价值的统一D.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融合
2021-12-02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题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落款是“梅老戏墨”。据此可知,该画
A.蕴含了儒家隐逸思想B.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
C.体现了反礼教的精神D.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出土的壁画《马球图》。这幅壁画可以用来说明
A.华夷观念的盛行B.贵族生活价值取向
C.尚武精神的盛行D.文人画的开始流行
2021-11-1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圣”,如医圣、书圣、画圣、诗圣,其对应的历史人物依次为
A.孙思邈、王羲之、顾恺之、杜甫B.孙思邈、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C.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杜甫D.张仲景、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2021-10-30更新 | 102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宏力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是清代画家黄慎的《渔翁渔妇图》。渔翁身背鱼篓,手拈鱼钩,钩上扑一小鱼,笑容可掬,面向鱼妇,似述家常;而渔妇则回首目对老翁,聆听其述。渔翁渔妇,动态生动,呼应密切。画的左上方自题:“渔翁晴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对此画解释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代民众生活富足安乐B.作品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C.表明当时美术出现全新的类型D.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齐画家所绘的《北齐校书图》中,名士们身着南朝衣冠饮酒高歌,挥毫泼墨,重塑了对六朝诗文高会的想象。据学者考证,这种“裸身之饮”(敞开衣襟聚会饮酒)其实与诗文高会毫无关系。该作品从侧面反映了
A.中华民族统一大势逐渐形成B.黄河流域已经完成民族融合
C.北方统一后经济文化的繁荣D.北朝文人对南朝文化的误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