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下图为《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彩画漆屏风》。司马金龙是北逃的东晋皇族,并娶鲜卑公主为妻。下列描述符合该图主题的是(     
A.“大一统”政治的不断强化B.“双向互动”胡汉文化的互鉴
C.“衣冠南渡”民族融合加强D.“艺术繁荣”古代绘画的顶峰
2023-11-0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明朝徐渭(1521年—1593年)的《山水图》。画面的近景是陂陀的山石,其上种有数株杂木,杂木的叶子有的已凋零;中景是空荡荡的水域,一人头戴斗笠,在船上垂钓;远景是低缓的山峦。据此可知,该画(     
A.开启文人画的先河B.强调以形写神
C.注重对意境的追求D.手法灵活多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师造化”,提倡“唯我”“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强调“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这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     
A.蕴含自我独立意识B.遵循自然变化规律
C.旨在提升道德修养D.具有开放包容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两幅美术作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都注重对植物细节刻画B.都注重光和色彩变化
C.都具有反对传统的特点D.都有情感价值的体现
6 . 如图为四川新都出土的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画面中酒肆大缸前有一人高卷宽袖,似在舀酒,旁边一绾髻妇人似在协助,并与沽酒者对望交谈,还有“肩挑车载”等沽酒场面。该画像砖(     
A.体现东汉的酿酒工艺十分高超B.表明东汉饮酒习俗独具特色
C.再现了巴蜀地区市井生活风貌D.完全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面
2023-02-10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北宋山水画追求形似,客观地把握山川的自然风光,而元朝山水画追求神似,与北宋初年讲究写真形成鲜明对比。倪云林曾如此描述元朝山水画:“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由此可见,元代山水画(     
A.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B.与社会现实关联不大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反映出文人地位低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早年,大千从中国传统文人画入手,广临唐、宋、元、明、清绘画,尤得石涛、八大山人精髓,其绘画涉及山水、花鸟、人物,兼通工笔、写意,卓有建树,可谓中国传统绘画集大成者。20世纪40年代,大千西上敦煌,三年潜心遍临5—14世纪中国各朝壁画,将一段几乎被遗忘的中国美术断代史以临本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使人普遍关注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递延中国文化成绩斐然。正是从敦煌艺术中遍学中国历代美术画技,吸收精华,成就了大千复笔重彩、古雅华丽的画风,在画坛名声大噪,是其绘画生涯一大转折。1948年,张大千开始游历世界,博采众长,创造出以唐代泼墨技法为基础、糅入西方泼彩画法,开辟了中国山水画新天地,创作了大批泼墨泼彩作品。先生一生投身绘画,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立起一支璀璨的大纛,在世界艺术发展中,刻上了一道鲜明的东方绘画印记。

——摘编自《瑰丽的静域一梦:张大千敦煌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大千成为一代大画家的原因。
2023-0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画家李唐绘于北宋末年的《晋文公复国图》(局部),描绘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历经坎坷险阻并最终回国即位的情景。这一作品(   
A.反映宋人生活的艰辛B.显示山水画的神韵意趣
C.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D.反映宋代宫廷斗争激烈
2022-09-01更新 | 123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文人画获得了突出发展,几乎占了画坛的绝对统治地位,又对今天的“中国画”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诗、书、画、印的关系,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统一。文人画要求画家要有诗的修养,书法的修养,还要有篆刻的修养。中国画之所以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绘画不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人画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起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仅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还起到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审美的范围也扩展了。

——据林木著《明清文人画》等

材料二所谓文艺复兴,就是“重加革新”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笼罩在中世纪阴郁沉滞的气氛中的社会,重新呈现出面目一新的景象。所谓商人是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王公贵族和骑士注重规律、节制和服从,而商人市民则注重自由竞争。他们富有进取精神,是活跃的,而且喜欢变化。在中世纪,不论宗教、道德,还是艺术,都是保守、严格、贫乏的。到十四世纪以后,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氛来到了。绘画也一样,在商人们的自由主义中产生的新艺术,构图富于变化,色彩明朗,线条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只要是画了非常出色的画,就可以压倒别的画家,而且遵循自己个性的人作起画来更能得心应手。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注重个性和独创,因为自由竞争,画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绘画朝着商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据(日)相良德二著《西洋绘画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绘画创作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