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敦煌佛爷庙湾魏晋墓《骑竹马》画像砖石。骑竹马作为少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通过模仿骑马一蹦一跳的样子锻炼腿部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性。该图体现了
A.市民娱乐和休闲生活的情趣B.胡汉民众的生活存在差异
C.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社会稳定繁荣的时代风貌
2 . 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
A.文人品味发生变化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京剧艺术发展成熟D.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地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栾坐。”而无名氏杂剧《蓝采和》中的演员自述,“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这些现象反映出
A.杂剧演出带有商业性质B.杂居演出的场景丰富多彩
C.杂居演出现场服务周到D.市民把良田卖掉学演杂居
4 .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又称“梆子腔”,起源于先秦时期,繁盛于清乾隆时期。秦腔成形后,开始在全国传播,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成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这体现出
A.专制统治推动了文化发展B.北方民众文化品位更高雅
C.艺术传播与地域特色结合D.秦腔标志着古代戏剧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05次组卷 | 16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