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据《隋书·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在《七部乐》中,除《清商伎》外,其余乐部都是边疆和外国乐舞。据材料可知隋朝
A.边疆与外国乐舞比汉族乐舞先进B.中华民族乐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C.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特别频繁D.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
2 . 624年,唐太宗平高昌、宴百寮,加奏《高昌乐》,始成宫廷十部乐,其中除燕乐、清乐两部外,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等八部都是外国传入的音乐。中亚国家石国、康国的胡旋舞、胡腾舞和拓枝舞也传入长安,为唐人所喜爱。上述现象体现出当时
A.三教合流趋势的形成B.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
C.自信开放的文化情怀D.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
2021-08-06更新 | 62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如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谭鑫培(1847-1917年)中年时代《定军山》剧照。下列选项中,与此照及人物活动相吻合的是

①时值有声电影刚刚传入中国
②《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③艺术家所表演的剧种是京剧
④剧照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众服饰的变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15更新 | 253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蕴含儒家精神D.塑造英雄形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京剧的孕育要从1790年开始。各大戏曲名班进京献艺,由此产生了京剧。京剧采取了简单且富有变化的板腔成为唱词的基本形式,语言贴近民间口语,易于艺人把握和民众理解。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艺术、自然科学渐渐传入中国,社会上进步的思潮为京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养料。同治、光绪年间,江南经济发展,交通较为便利,北京戏班中的名角南下,由此京剧艺术在南方日渐流传开来。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逐渐变得开放,人们的戏曲观也得到改变,戏曲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在改编创作剧目时,强调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演员通过和笔者(文学界人士)接触,提高了戏曲演出的整体水平。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与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京剧工作者创造出集抗日、生产、教育为一体的新剧本,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得到改善,京剧也慢慢开始复苏。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而我们要加强京剧文化的传承,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摘编自李雅欣、段妍《论述京剧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艺术特征》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京剧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征。从中概括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特征概括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6 . 京剧脸谱“取其形,摄其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021-04-16更新 | 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代流行一种以“钟馗出行”为题材的绘画,大多出自文士之手。画面除了钟馗外,都有一个由鬼卒组成的行列,有的还包括音乐、杂耍等表演。既夸张怪诞,又诙谐幽默(如下图)。影响此绘画题材流行的因素有

①元代的政治统一   ②城市生活繁荣   ③文人对现实不满   ④戏曲发展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4-11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戏剧)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酃之好。”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戏剧
A.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C.具有加强道德教化的作用D.以宣传三纲五常为主要目的
10 . 元代,为适应市井演唱的需要,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此形成了
A.汉调B.杂剧C.京剧D.昆曲
2020-11-11更新 | 2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