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犏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科全书》的特点及编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从灭绝物种的时间分布和活着物种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论发表后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教会等保守势力尽全力反驳,甚至不惜采用人身攻击的手段.但科学界很快就接受了达尔文的理论,并将其作为生物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社会学和政治学家中也有人接受进化论,把它演绎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至于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达尔文理论,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发展与修正,到20世纪就变得越来越完善了,已为人类从整体上接受.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97年12月,严复开始在《国闻报》上陆续发表他对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选译作品,即著名的《天演论》.严复一方面用文言文意译了它的主要内容,同时附加了自己的许多见解.他反复宣传和强调“变"的观占,大吉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天演论》-发表,震动全国,“风行海内",渠启超根据严复介绍的进化论,在《时务报》上大做文章.人们和学校也纷纷用“竞存"适者"进步"之类的词汇命名,一时成为时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天演论》发表后风行海内的原因。
2021-06-07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一) 历史试题
2 . 针对某著作的发表,1860年,德国主教们在科隆开会,发表言论:“我们的原祖是由天主直接创造的。为此,我们表示对此的看法,一人断言他的身体是完成自一系列的由不完美到完美的变化,是对《圣经》和信仰的反对。”他们针对的著作是(  )
A.《神曲》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哲学通信》D.《物种起源》
2021-03-0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该学说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人。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人类同样适用“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斯(1514-1564)为了全面革新解剖学,偷盗刑场的尸体进行解剖,于1543年出版《人体构造》一书,从而奠定了近现代西方医学的解剖学基础。维萨留斯的主要贡献,实质上就是以人体解剖代替了动物解剖,他指出希腊人盖仑的解剖学实际上是动物解剖,改正了盖仑的错误达三百余处,因此维萨留斯被尊为“解剖学之父”,十六世纪亦被称为“解剖学时代”。

——摘编自马伯英《中西医解剖学的历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

材料二   李时珍(1518-1593)出身医学世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他亲自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访求,同时参考历代医药书籍八百余种,历时二十七年,最终完成《本草纲目》。全书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详细叙述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古代医家和民间药方,附有一千一百余幅药物形态图,内容极为丰富。书中还系统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物学的经验,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等领域的宝贵遗产,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方法,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摘编自张海英《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维萨留斯.李时珍二人著作的特点,并指出其共同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维萨留斯、李时珍二人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1-1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 .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者的学说都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小说《时间机器》发表于189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一位时间旅行者乘坐他发明的时间机器来到遥远的未来世界公元802701年。时间旅行者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分为两个种族:一个是生活在地面的“地面人”,他们的智力已经严重退化,只具有相当于儿童的智力;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地下的“地下人”,他们智慧发达,惧怕亮,只能生活在地面以下。可描写的“地下人”偷走了时间旅行者的机器,经历了一番历险之后,时间机器失而复得。时间行者继续他的旅行,看到了几千万年之后的巨蟹、巨蝶、大海、日食等一些复古图景。他终于在生命垂危之际回到了“现在”,将旅行的经历告诉朋友。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8 .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们通常只是把牛顿看成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而在西方,人们认为他是开启近代社会的思想家……他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他们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是可以被发现的……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揭示了自然界规律”的著作及其重大意义。

材料二   1833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教育法》,规定国家每年拨款资助初等教育。1870年,统一全国的教育制度……到19世纪,英国科学家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有些贡献甚至是奠基性的,比如约翰道尔顿在原子理论方面,迈克尔法拉第在电磁学方面,J.P.焦耳在热力学方面,詹姆斯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等等。崇拜科学是当时社会的风尚,普通百姓也相信科学的伟大,力图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形成“崇拜科学风尚”的原因。

材料三   1831年,达尔文开始了一次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他忍受着晕船的极大痛苦,健康也逐渐恶化……他游历了南美广大的内陆地区,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他对整个地质学和博物学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生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36年回到英国后,他忙于思考在航海期间的发现……按照他的理论,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不是因为像拉马克所说的那样它们要争取长出一个长脖子来……他不断地收集证据,试图完善理论中的薄弱环节。1859年,这本学术界等候多时的书终于出版。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3)结合所学,指出达尔文对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突破之处。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牛顿和达尔文共同的科学精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斯宾塞看来,对自然有好处就是对人有好处。如果让处于社会中的人类像生物在自然界中那样斗争,将优化生存下来的人,剪灭不能生存的。这种学说被人们接受并用来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正名,用于帮助论证殖民主义和财富的分配不均是正当的,甚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纳粹德国的领土扩张和种族灭绝政策也有重要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着手去改善“未发展”的文化;资本家把它当作自身价值和权利的证明;而那些不幸的人们可以被认为是起到消灭不适应的人群的作用,虽然令人遗憾,但是恰当的、自然的。

——摘编自米尔斯《进化论传奇》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并不严格按照赫胥黎的原文,而是用加按语的形式,往里面加进了斯宾塞的观点和自己的发挥:“天演之事,不独见于动植二品中也,实则一切民物之事……乃无焉非天之所演也。”但到了1918年,严复一改先前的态度,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灾难予以激烈批评:“觉彼族三百年来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摘编自刘悦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是与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宾塞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达尔文主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前后观点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世界观,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在欧美思想界拥有极其广泛的影响,诸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代标签”,“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根基和思维范式已经成为当时许多重大社会政治实践的“合法性”依据。历史学家斯登黑尔称,在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一种准“宗教”的地位。

——摘编自周保巍《“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

材料二

1894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他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五>按语》)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欧美备受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天演论》增改进化论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