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早期进化论学者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进化理论。他认为,生物常用的器官会进化,不常用的器官会退化,而且这种进化和退化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同时,他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而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提出进化是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两种理论的关系是
A.达尔文的思想发展并包含了拉马克的思想
B.达尔文受到拉马克启迪但更正了拉马克的错误
C.拉马克和达尔文的思想是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达
D.达尔文用数学表达方式整理了拉马克的观点
2 .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这两部伟大的著作
A.标志近代科学诞生B.推动宗教改革兴起
C.实现人类认识飞跃D.揭示社会发展真相
2021-02-01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达尔文在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这表明进化论的创立
A.彻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谬论B.建立在科学探究和实证基础上
C.调和了神学和科学间的矛盾D.借助了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指出:“人尽管有他的一切华贵的品质,有他高度的同情心,能怜悯最为下贱的人,有他的慈爱……有他的上帝一般的智慧,能探索奥秘,窥测到太阳系的运行和组织……然而,在他的躯干上面仍然保留着他出身于寒微的永不磨灭的烙印。”据此可知,达尔文(     
A.否定了人文主义核心内涵B.试图融合神学的思想
C.坚持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D.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参加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在为期五年漫长而艰苦的考察中,一些问题长期在他脑海中萦绕: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种动物标本和化石进行比较和分析,他进而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183610月,达尔文回到英国。他一面整理环球考察中积累的大量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经过20多年的研究,185911月,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美】欧文·斯通《达尔文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的贡献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达尔文作为科学家所具备的优良品质。
2022-03-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倾向于对达尔文的学说断章取义,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编沃尔特·白芝浩在其《物理与政治:自然选择与遗传原理应用于政治社会之思考》中大谈“斗争”在人类史中的作用,以社会冲突作为文明进步的基础。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尤其排斥对弱者即“不适者”的同情和慈善行为。约翰·D.洛克菲勒则宣称:最美的玫瑰只有除掉那些小花蕾才能够生长出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更为直白地写道:“栖息在贫民窟的酒鬼适得其所,大自然把他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搬掉,正如大自然定下了消亡的过程,把任何失败者都扫除一样。”

——摘编自侯波《达尔文进化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中的不良思潮》

材料二   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指出只有“物竞”“天择”的术语,并没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说法.其中提出了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1900.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说:“破坏本非德也,而无如往古来今来之世界,其蒙垢积污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孙中山不仅强调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而且认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也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以使中国“凌驾全球”,把我们中国造起一个二十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来。在《建国方略》中,他还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摘编自陈绍西《进化论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激进倾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西社会进化论思想各自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8 . 有人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B.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的本性
C.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和精神危机
D.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战争、疾病的威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币印记货币的历史和文字一样久远,他们都是用符号描述世界的方式。下面是一组英镑图案,英镑的正面均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背面人物各有不同,如图所示:


注①:瓦特的主要合伙人。


结合所学,为上述图片信息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阿拉帕格斯群岛上的雀鸟的喙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但是并不能说长喙比短喙进步,也不说尖喙比粗喙退步。同时,达尔文认为,变异的随机性和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期性都决定了生物的进化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这反映出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内涵是
A.适者生存B.朝进步性发展C.具有方向性D.变异是必然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