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北宋南宋明朝清朝
理论类491630
实验类121031
技术类84818169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三:伽利略(1564—1642年)认为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实验科学,而实验科学的出发点是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对自然界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伽利略深信,自然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不懂得数学的语言,就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模式,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爱因斯坦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认识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摘编自黄华新《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0-1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到明末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虽然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是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作用。
2020-1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科学活动。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编纂《勾股义》《测量异同》等书。他毕生从事农业实验和农业资料的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著作在他死后由陈子龙编为《农政全书》刊行。晚年负责崇祯历局,修订历法,有关著作集为《崇祯历书》。历局在中国第一次使用了人类历史上新发明的望远镜。通过这次修历机会,他曾设想依靠数学建立一套科学理论体系。这表明徐光启在思想方法上正在酝酿着近代科学的倾向。

——摘编自何兆武《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认为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实验科学,而实验科学的出发点是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对自然界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伽利略深信,自然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不懂得数学的语言,就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模式,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爱因斯坦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认识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摘编自黄华新《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光启主要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徐光启、伽利略关于科学的共同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0-01-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到明末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虽然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是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近代世界科技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