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科学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物理学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经历了多次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继承了开普勒对碰撞运动研究的成果
C.法拉第、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场理论
D.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021-05-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哥白尼去世后,罗马天主教会公开反对他的学说,并对捍卫哥白尼学说的布鲁诺、伽利略等人进行迫害,但后来又为他们逐一平反。 这些做法
A.实质是科学与神学的斗争B.旨在维护罗马教会的地位
C.反映宗教改革运动的成果D.阻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021-05-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市、黔南州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一枚纪念近代某科学家的邮票,邮票图案包括肖像、月球、望远镜等元素。这位科学家
A.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B.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C.完成了自然研究的理论大综合D.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属性的认知
4 .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下列属于这个时期科学研究成果的是
①哥白尼“日心说”   ②伽利略发现木星四颗卫星
③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06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7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世纪,哥白尼通过观察提出“日心说”;17世纪,伽利略用改良的望远镜,修正了前人的发现并提出新的天文学说,不仅迫使教会当局重新考虑被他们抨击的哥白尼学说,也为最终推翻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起了作用。这反映了科学发展需要
A.摆脱神学禁锢B.打破对权威的迷信
C.进行思想启蒙D.科学家的献身精神
6 . 达·芬奇认为“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哥白尼要求人们面对事实,到自然界和实践中去寻找真理。可见,二者的言论都
A.认为人类应有信仰自由B.侧重于探究天文和地理
C.体现出唯物主义的倾向D.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思想
7 . 1627年培根的《新大西岛》出版,其中虚构了一个科学组织,专门研究上帝所创造的自然和人类,探讨事物的本原和它们运行的秘密。成员按照研究领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负责调查研究、收集书籍和实验模型、观察记录、归纳出版等工作。据此可知,培根意在
A.摆脱宗教对人类的束缚B.建立自然科学体系
C.倡导变革科学研究方法D.弘扬理性主义精神
2021-01-26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8世纪,天文学家观察到了太阳系运行的某些不规则性。对此,牛顿本人解释道:“总的说宇宙是稳定的,但仍需要上帝不时地进行干预,以保持其完美的平衡。”部分法国科学家则认为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天空醚,干扰了行星运动。这些解释的出现是因为
A.神学思想根深蒂固B.力学三定律得到认可
C.理性主义深入人心D.人类对宇宙观测有限
9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
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
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10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至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