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世界文明史》书中写道,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2 . 16世纪,哥白尼对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地心说提出强烈质疑。之后的开普勒进一步构筑了“行星运行三大定律”。17世纪初,伽利略重新修正了前人发现,其理论为最终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长期统治地位起到重要作用。这说明近代科学发展需要打破
A.神学的禁锢
B.权威的迷信
C.宗教的束缚
D.政体的阻碍
3 .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4 . 某科学著作是天体力学的开篇之作,第三篇的总题目是“论宇宙体系”,分“论宇宙体系的原因”、“论月亮”、“论潮汐”、“论岁差”、“论彗星”五章。该著作
A.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D.深刻揭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5 . 一般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深度和利用效率,却不是同步的,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的利用——相对论
B.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互联网
6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A.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
C.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7 . 某同学在读了一篇文章后做了下图所示的读书笔记,对此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希腊哲学传统和近代工艺传统的结合催生了近代科学B.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理性的奠基人
C.伽利略实现了对数学和实验理性的综合运用D.古希腊哲学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019-12-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8 .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应该是指
A.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精神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9 . 1904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其观点可用于说明
A.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B.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
C.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D.“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
10 .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上述“普遍法则”的主要影响是(       
A.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B.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C.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