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2021-01-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020-12-12更新 | 965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调研试题
3 . 2014年11月13日,欧航局的罗塞塔号探测器释放着陆器菲莱,成功软着陆彗星67P/楚留莫夫一格 拉希门克表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一颗彗星。10年来罗塞塔三次飞过地球一次飞过火星 以借力提速,最终不辱使命。这一“追星梦”的实现最应感谢
A.牛顿B.达尔文C.斯大林D.张衡
2020-10-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位近代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A.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特征D.构建了现化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2020-10-22更新 | 34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任玉凤《古代中西科学家状况比较研究》

材料二   17世纪初之后,近代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这个新教国家,英国思想家培根在《伟大的复兴》中重点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倡导自然科学研究,在英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皇家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的批准成立体现了英国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表明对科学的追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政府承认与政府意志。17世纪,以牛顿、波义耳和哈维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出现确立了理性主义在英国的地位。

——摘编自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以后英国科学技术相对于中国的有利发展条件。
2020-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历史试题
6 . “牛顿把伽利略‘地上的’物体的运动规律,与开普勒‘天上的’星球运动规律天才地统一起来。”由此可知,牛顿的“统一”
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B.开启了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C.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D.否定了宗教上的神创学说
2020-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3)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

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4)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西欧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8 . 有人认为:牛顿学说18世纪通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得到了深化,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这说明牛顿的学说
A.具有的社会影响被夸大B.被用来论证社会现象C.因启蒙运动扩大了影响D.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
9 .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2019-10-27更新 | 27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科学史研究有“内史”和“外史”之分,内史“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等”。外史“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根据以上描述,下列不属于“外史”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经典力学最本质的东西是落体定律、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