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舶来是明清之际时代性的重大变化,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中国士大夫热切研习探求舶来的各种学理,他们意识到传统科技停滞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第(仅仅)能言其法(技巧),不能言其义(逻辑)”,更新知识必须“缘数寻理”,才能“具存实义”发现规律。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与明清更替,天文、地理、人治之学等实学为士人所看重,产生了一批脱离空谈“心性”的新型士人与政治家,诞生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一大批科技成就。

——据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与历史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时代许多作家和思想家都具有科学教育背景。他们通过演讲和著书立说将科学理论介绍给公众,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百科全书》……这一时期大学里的教授开始接受牛顿的理论,有的教授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并向公众演示自己的发明。科学会和研究院大量建立,其中许多机构有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特许权。1738年伏尔泰出版了《牛顿的哲学原理基础》以向公众介绍牛顿的力学原理。这一时期,还有更多的向外行人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图书出版。

——据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近代西欧科技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一条与上述材料中不同的科技传播新途径,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2 .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折射出牛顿经典力学(     
A.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综合
B.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C.成为其他自然学科的典范
D.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
2022-09-2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牛顿的物理学是结构性的与机械性的,可用‘时钟’为譬喻:宇宙是一个奇妙的大机器,经由可以测知的零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这说明,牛顿的物理学(     
A.阐述了绝对时空的观念B.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C.引发了工业革命的浪潮D.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2022-09-05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说:“没有人”读'牛顿的著作,但是每个人都'讨论'有关牛顿的事情,大多数知识分子不过是稍微对科学有兴趣,但他们对科学带来的新世界观具有浓厚兴趣。”这反映出
A.启蒙运动受近代科学的影响有限B.经典力学在法国遭到禁止
C.知识分子对科学的作用认识不足D.理性精神受到时人的追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人类甚至国家也是一部机器,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被发现。这主要说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B.力学原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C.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D.理性主义破除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各行业科技创新简表(部分)

行业唐代技术创新内容科技史学者的评价宋人的后续创新
制茶业新创杀青去涩制作工艺突破性进步,是今天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沿袭唐人核心技术,新创茶,榈间作技术
制瓷业实现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开创彩瓷生产技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沿袭唐人核心技术
印刷业创雕版印刷术划时代性的贡献将雕版制版技术改进为活字制版技术
纺织业设计出人工程序控制的小、大花楼提花机重大技术革新改进出脚踏缳车、纺车,沿袭唐代提花技术

——摘编自周尚兵《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再认识》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状态


明清时期中国的两次科技交流

时间郑和下西洋明末清初
模式对流型
中国→←外国
单向型
中国←外国
状态主动被动

——摘编自王亚民《明代的科技发展与世界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   欧洲从13~15世纪便陆续办起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各种有教养的人的世俗学校,在这类学校中学习研究几何学和自然哲学(科学)等课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还会受到鼓励,哥白尼等科学巨匠就出自这类学校。在16世纪的意大利,布鲁诺、伽利略等人奠定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基础,伽利略发明了对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验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后,使科学成为“实证知识”且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7世纪末,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极大地借鉴了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空间、运动、静止、位移和力的研究。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还非常明显地携带了相应的文化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就是一种文化。

——摘编自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变化,并分析造成变化的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6~17世纪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文化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6~17世纪中西科技发展差异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研究指出,17世纪末,有荷兰画家曾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作画,如下图:

据此可知,此历史时期西方绘画的特点是(       
A.以写实的技术手法描摹外部世界B.注重新科技在绘画领域中的运用
C.以风景和人物肖像为表现的对象D.着力表现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
2022-05-05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这一定律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的加以测定。对这一定律解读正确的是
A.利于推动人类在思想观念上的科学化
B.有力挑战了传统的封建神学创世说
C.确立了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022-04-2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沭阳高级中学三校联考2022届高三4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哥白尼的天文学和牛顿的力学等,使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唯物论认知;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类开始形成了科学的生命观;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世界,形成了新的宇宙观和时空观。该观点意在阐述,近代科学的发展
A.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B.加强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研究
C.推动了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D.影响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2022-04-17更新 | 67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鼎尖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伏尔泰在1734年出版的《哲学书简》第12封至17封分别谈了牛顿和培根、洛克、笛卡儿的比较,介绍牛顿引力体系、光学和数学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一。这反映出
A.科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B.理性成为哲学核心问题
C.牛顿学说得到全面证实D.法国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2022-04-14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