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2021·浙江绍兴·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科学,一方面是一种纯粹的求知,另一方面又与社会不可分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因素。希腊人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而许多古老的民族则缺乏一个独立的自然界概念,或者被认为与人事密切相关…自然界表面无序而多样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普遍、统一而稳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他们发展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经写过一首赞美牛顿的诗:“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牛顿却说:“我之所以能够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哲人受牛顿影响,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三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械的力量横过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个角落互通信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爱因斯坦1938年《给后代的信》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内涵,写出希腊先哲研究和教学自然哲学的重要“学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力学为例概述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研究并纳其思想方法,说明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的总结,并以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例加以说明。
2021-05-18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19】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是欧洲获得世界霸权的时期。这期间,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早期的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16、17世纪。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认为,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情都相形见绌。18世纪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互相影响。19世纪末,科学在西方日益重要,它创造了全新的工业,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1896年以前出版的西学译著,中国人翻译者38部,中外学者合译者123部,外国人翻译者139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学者译著者415部,中外学者合译者33部,外国人翻译者33部。此时,中国也出现了诸如上海科学仪器馆等许多科学团体,科学传播达到新的规模,传播的途径更宽阔、内容更丰富,国人对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化,对科学的传播和宣传已经成为在国民中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史革新《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科学革命在欧洲近代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前后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类列表归纳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在科学传播方面试图“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所作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科学史家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实验和归纳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A.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B.直接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4 . 著名科学家韦斯特福曾这样评价牛顿:“我愈深入研究,牛顿就离我愈远。对我而言,他完全属于另外一个境界,是有史以来极少数的天才之一;他重新塑造人类的知识领域,我们无法用一般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这一评价依据的是
A.“波动说”构成关于光的一大原理B.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扁平率
C.确立了实验、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D.确立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力学体系
2022-03-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科技著作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点。
6 . 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在17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近代科学革命。之所以称之为“近代科学革命”,是因为   
①在力学、数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成就
②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③确立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④打击了基督教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推动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以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学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科技社团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科技社团的意义。
8 . “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术士,不管他行为有多么怪僻,是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A.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C.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D.一反当时流行的“归纳——演绎”法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个热情的爱国者,曾两次随雅典步兵去参战。……与那些只呼口号不动脑筋的爱国者有很大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希望每句口号都经过严格的分析,以便使雅典城邦的生活置于坚实可靠的道德基础之上。

——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

材料三   这就是英国抒情主义风景画的兴起。画家们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厌烦心理,倾慕自然和否定工业生产的都市文明。画家们赞美自然和乡村,把大自然和乡村理想化,把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融为一片,达到借景抒情,以情写景的境界。

——苏涛《工业革命对英国绘画的影响》

材料四   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追求的个性品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追求反映了当时雅典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的社会原因。
(3)归纳材料三、四所述观点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在19世纪的历史影响。
2020-04-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6-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由此可知,科学革命(  )
A.有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兴起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