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
2019-1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巨贾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司马迁以赞赏的态度将其写进《史记》中;宋明理学却给女性的道德规范作了最苛刻的规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就是大逆不道的;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鬼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事业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事件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他们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2018-01-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按照启蒙大师们的看法,在治理国家方面,科学比宗教更适于当参谋。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有些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新的科学方法”的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牛顿科学贡献的历史价值。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大师们”所设计的“完美的世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说明其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计划在实验楼走廊上张贴两位中外科技界名人的画像。以下为可供选择的人物:牛顿、爱因斯坦、列宁、李时珍、詹天佑、孙中山。

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从材料一所提供的人物清单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位人物并说明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照此定义,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它也被称为牛顿革命。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再到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英,世界科技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并指出这次“科学革命”是怎样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分析说明“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产生的影响。

2017-11-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