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蒸汽时代”的到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3761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学成就项目基础研究年限应用研究
年限
生产推广
年限
B﹣A
年差
C﹣B
年差
C﹣A
年差
1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
2电话18201876188156561
3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
4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
5晶体管194719511953426
6激光195819601961213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2022-02-26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一次可纺出上百根纱线。后来,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可同时带动300~400个纱锭,“骡机”纺出的纱不仅细,而且结实不易断。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水力)织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
A.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 . 工业革命拓宽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能量的范围。剑桥大学人口研究小组强调,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使用无机能源的阶段。实现“跃进”的关键是(     
A.煤炭产量提高B.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
C.棉纺织业进步D.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2022-12-11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49次组卷 | 7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7 . 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是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是
A.文艺复兴、工业革命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
C.启蒙运动、巴黎公社D.辛亥革命、罗斯福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2017-11-14更新 | 1210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科技革命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唯一因素B.科技革命浪潮促使霸权主义终结
C.西方以科技优势主导了国际格局变化D.科技革命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
10 . 下列对如图主旨的解读,准确的一项是
A.工厂制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巨变
B.内燃机发明促使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
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