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瓦特             图二 蒸汽机             图三 法拉第               图四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邀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相继进入太空。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中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2023-01-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40110001001150015011840
比例70%58%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发电机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80年代,特斯拉发现了旋转磁场现象,后经研究,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流电供电系统。但交流电应用受到爱迪生等人的反对。1893年,特斯拉交流供电系统点亮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电灯,向世界展示了交流供电的优越性。这反映了
A.科技成就影响生产关系变化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C.特斯拉是电气革命的发起者D.科技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图所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是
A.科学理论推动科技革命B.科技革命造就科学家
C.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D.欧洲是世界科技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如图,出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示意图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B.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C.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到来
7 . “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查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A.发明火车机车、研制发电机B.改良蒸汽机、发明电灯
C.发明火车机车、发明电灯D.改良蒸汽机、研制发电机
9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5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非常明显地携带了相应的文化基因,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西方,自然科学获得学科独立,其发展态势甚至可以用高歌猛进来概括。在这个科学的世纪,西方人的科学理论发展与实验技术革新处于相互激发的胶着状态,自然科学各领域在理论上不间断地实现着突破,技术也取得了辉煌胜利。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三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式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但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未能广泛而及时地采用新机器和新技术。以电力为例,19世纪后期的英国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发明。而美国却善于采用新技术,并不是单纯地照搬外国经验,而是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大胆地应用和独创。

——摘编自梁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工业反差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并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世纪"自然科学高歌猛进"和“技术取得辉煌胜利”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对待“新技术和成果”的态度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