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比例
70%
58%
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四副图片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指出图三和图四中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
采用的主要方法。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

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1841年降为22%。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回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6-07-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一3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述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四: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
材料五: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竞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该事件核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3)据材料四,概括卢梭的主要主张。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的研究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2016-07-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岐滨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表格:
表1       1851年至1913年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份1851年1855年1913年
在校大学生12400人16760人77484人,每万人中有大学生学历的为11.3人

表2      1801年至1900年英国、法国、德国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
国家英国法国德国
重要科技成果(个)198219356

——据潘迦华《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编制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 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德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国度,拥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普朗克、歌德、贝多芬等无一不是响彻云霄的伟人。

——网络资料改编


材料四 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年平均增长率为2.5%。在20世纪中第三次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只是到1968年被日本赶上。联邦德国外贸总额在1953年超过法国,1954年超过加拿大,1962年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贸易大国。黄金储备在1948年仅有3亿美元,到1970年增加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徐聪《德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实力和政策的双重效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的德国科技教育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70年后德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经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写出除马克思、恩格斯之外的另两位具有突出成就的德国思想家,并评价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赶超所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
(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从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

——格里宾《历史焦点》(上卷)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以及主要标志性发明。概括说明科学技术在上图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直到基督纪元20世纪的黎明,战争才真正进入其作为人类潜在毁灭者的王国。人类的组织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和帝国,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完全的集体意识,因而屠杀事业能够有计划地以从前难以想象的规模坚持不懈地予以执行。……由于良好的财政、世界规模的信贷和贸易资源、大量资本储备的积累,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使用整个民族的力量来完成大破坏的任务。民主制度使几百万人的意志力得以体现。教育不但把战争的进程纳入人人都能理解的范围,而且使每个人都可以高度服务于当前的目的。报纸提供了统一思想和相互鼓励的工具。宗教尽管在基本问题上主张慎重地避免冲突,但却以各种形式对所有斗士一视同仁,并给以鼓励与安慰。最后是科学,面对人类的迫切需要,它打开了自己的宝库和秘密,把几乎是决定性的能力和器械交到人类手中。
——[英]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5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电话通讯技术B.有线电报技术
C.无线电报通讯技术D.电子信息技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10日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其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天气的形成除了有污染物质的来源还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
材料二 我国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变化图。

材料三,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这里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像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1952年的“大烟雾”(Great Smog)事件中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吸入污染物而死亡,患病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痛定思痛,英国人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其关键一着是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在此基础上,英国各地还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民间环保组织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材料四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资源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项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材料五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环境压力大、能源资源紧缺的自治区。在这种形势下广西坚持一切从区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英国伦敦成为“雾都”的历史原因?英国政府是如何解决此问题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并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8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工业革命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年
凯伊
英国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690年
巴本
法国
活塞
1782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

美国
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主要有以下看法: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家追求个人利益,不仅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也是国民财富的增长,神奇般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资本家并非总是不顾一切唯利是图,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们都在为追求私利辛勤工作,若不如此,在市场交换中必败无疑。
——据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整理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的这批蒸汽机译著一经出版,便开始了传播和吸收的过程。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一系列西学丛书,并随着这些丛书流传到日本。
——摘自孙磊《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研究》
(1)完成材料一中表格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三个方面成就。
(2)工业文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您更认同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不说理由不得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影响。
2016-03-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