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刀剑,促使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即1603~1867年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荷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是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

——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逝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上,新宾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二战期间取得的科学和技术的突破以及战后在此基融上的科技进步,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式器、火箭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远程投送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潜在的战争成本急剧增加,降低了国家通过侵略征服可能取得的预收益;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科技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成为财富和权力的源泉,从而削弱了通过代价高昂的征服能够获利的动机;再者,材料合成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问对原材料和能源的竞争、争夺,而这一点曾是近代以来诸多战争的根源。

——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1)列举一例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根据材料一概括印象画派产生的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它”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析斯宾塞等人的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战争与科技关系的角度,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2021-05-2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就是实现从石油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石油成为世界能源主导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C.原子能的发现和应用D.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
2021-04-23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3 .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一   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示意图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按材料一图中所注成就任选一个领域为例,结合上述文字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按照传统的理论的说法,新产业的出现,是劳动分工发展的结果。然而从现代观念来看,它是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的结果。

——何博传《科学技术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试举一例简要说明“新产业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的结果”。
2021-04-0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分析》指出:“尽管西方由多个国家组成,但是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各个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都跨出了本国的国界.出现了各个国家接替式的发展,在接替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符合这种发展趋势的两大重大科技成果分别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哥白尼的日心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与西门子的发电机
2021-02-10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对各地电报发送进行管制,“凡暗码之电,概不传递”,以防范日方间谍利用电报传递情报。由此可知,电报在当时
A.成为信息传递主要方式B.被限制在军用领域使用
C.因其即时性而倍受重视D.改变了近代战争的形态
2021-01-31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高三1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

大致时间科技革命的名称和类别主体部分和若干代表
16—17世纪现代科学诞生(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技术革命)机械技术、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
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发电机、内燃机、石化、电信
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科学革命)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射线和电子
20世纪下半叶电子和信息革命(技术革命)电子和信息技术,电子、电脑、网络

——据何传启《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成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1-01-2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1-09更新 | 252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浙江1月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评价道∶"这次革命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该学者评价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A.蒸汽革命B.电气革命C.信息革命D.航海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在19世纪结束时,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不但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科学使欧洲在技术上对世界的霸权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霸权的性质和作用。科学还为19世纪西方在智力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基础。欧洲的艺术、宗教或哲学没有给非西方民族以巨大影响,因为非西方民族已在这些领域做出了类似的贡献。但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就不存在如此的平等。只有西方掌握了自然界的种种秘密,并为了人类的物质进步而对它们进行了利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注:甲指劳动力,乙指土地,丙指资本或资金,丁指科学技术。



从上图所示的人类社会四个文明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经济增长主导要素变化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说明有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