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力学)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摘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等

材料二   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摘编自许知远《转折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艰中的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体系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伦敦居民这种现代生活出现的技术条件,并简述这一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部分科学成就信息表

时间国家科学家科技成果
1831美国法拉第发现电感应现象
1838德国施莱登总结细胞研究的成果,首次提出细脱学说
1839德国施旺把细胞学说扩大到动物研究
19世纪初期法国拉马克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度退”和“获利性遗传”
1859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达尔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马克关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
1900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力理论不能说明的微观粒子问题
20世纪初期德国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以“欧洲近代科学发展”为主题,参考表4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例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就是实现从石油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石油成为世界能源主导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C.原子能的发现和应用D.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
2021-04-23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分析》指出:“尽管西方由多个国家组成,但是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各个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都跨出了本国的国界.出现了各个国家接替式的发展,在接替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符合这种发展趋势的两大重大科技成果分别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哥白尼的日心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与西门子的发电机
2021-02-10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对各地电报发送进行管制,“凡暗码之电,概不传递”,以防范日方间谍利用电报传递情报。由此可知,电报在当时
A.成为信息传递主要方式B.被限制在军用领域使用
C.因其即时性而倍受重视D.改变了近代战争的形态
2021-01-31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高三1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

大致时间科技革命的名称和类别主体部分和若干代表
16—17世纪现代科学诞生(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技术革命)机械技术、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
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发电机、内燃机、石化、电信
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科学革命)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射线和电子
20世纪下半叶电子和信息革命(技术革命)电子和信息技术,电子、电脑、网络

——据何传启《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成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1-01-2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1-09更新 | 2523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评价道∶"这次革命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该学者评价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A.蒸汽革命B.电气革命C.信息革命D.航海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

大致时间科技革命的名称和类别主体部分和若干代表
1617世纪现代科学诞生(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技术革命)机械技术,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
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发电机、内燃机、石化、电信
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科学革命)物理学,相对论、量电论、射线和电子
20世纪下半叶电子和信息革命(技术革命)电子和信息技术,电子、电脑、网络
21世纪上半叶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科学革命)新生物学,信息转换、仿生、创生、再生
21世纪下半叶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科技革命)新物理学,新时空、新能源、新运输

——据何传启《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成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10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的世界记录》中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中西对比500年》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摘编自《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四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甲酯、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4)据材料三,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5)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020-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