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交通运输方面有什么新发明?
2022-06-14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末,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说明近代物理学领域有怎样的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2-03-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或社会功用的理解。(要求:设置观点,阐释理解,表述成文,论证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1-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2021-11-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40110001001150015011840
比例70%58%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发电机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80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想设计一种喷气式汽车,即用喷嘴放射蒸汽推动汽车,但并没 有制成真正的物体。

1769 年,法国人 N• J• 居纽花了 6 年时间,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成为了古代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分割点,蒸汽机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奠定了内燃机发展的基础。

1860 年,法国工人鲁诺埃尔发明了内燃机。 1879 年,德国人本茨测试二冲程实验发动机首次成功,1882 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出了自动点火装置,1855 年,本茨在曼海姆制成第一辆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本茨和戴姆勒因此在世界上被人称为汽车之父。

第一辆电动车在 1832 年到 1839 年之间出现,他的发明人是美国的安德森,这辆电动车使用的电源即电池非常笨重。不仅如此,它还不能充电。20 世纪 80 年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是汽车新时代的体现,到 90 年代,大量优秀的智能自动系统喷涌而出,大幅度减少了汽车的修复时间,越来越省油,同时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摘编自高昌平、毕仕强、蔡沈卫《对汽车工业的崛起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汽车发展的各个历程及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科技成果。并说明汽车技术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21-02-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关于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50年代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等内燃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材料二   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上材料均摘自360百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最大突破是什么?第二次科技革命在能源方面的重大突破是什么?第三次信息革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有什么?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如何?影响分别是什么?(只要叙述准确,即可得分,但不能超过该小题的最高分)
2021-01-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非常明显地携带了相应的文化基因,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西方,自然科学获得学科独立,其发展态势甚至可以用高歌猛进来概括。在这个科学的世纪,西方人的科学理论发展与实验技术革新处于相互激发的胶着状态,自然科学各领域在理论上不间断地实现着突破,技术也取得了辉煌胜利。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三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式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但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未能广泛而及时地采用新机器和新技术。以电力为例,19世纪后期的英国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发明。而美国却善于采用新技术,并不是单纯地照搬外国经验,而是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大胆地应用和独创。

——摘编自梁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工业反差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并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世纪"自然科学高歌猛进"和“技术取得辉煌胜利”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对待“新技术和成果”的态度及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了以往制造业的新思维,也改变了国家间的力量结构。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拉开帷幕,其交通领域的发明是什么?简述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和外部优势各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引领这一次变革的主要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有何创新。
(3)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外因是什么?
2021-0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