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人类之网”

     麦克尼尔写道:当学者们对20世纪60年代的狩猎者和采集者进行研究时,他们每天只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劳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且享受着比终日劳作农夫的食物更精美。但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公元1-1000年旧大陆网络体系不断成长。旧大陆文明间的互动导致一些重大后果,旧大陆的网络体系将各类型文明传播,将广袤地区中各个新的区域纳入进来,印度和西亚地区被抬升到一个新的富庶和影响层面。①印度步入了它的古典时代,在棉纺织业的领先位置直到18世纪被英国颠覆:佛教的游方僧和印度教的圣人沿商路旅行,在亚洲的不同区域享有各自信徒:②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来自农业的财富和通过波斯湾获得贸易网络体系中的收益:而欧亚大陆诸文明之间的局面发生的重大改变,一个是来自③隋王朝完成的统一,另一个是④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以上述材料中的四个国家(地区)任选一点入手,织一张“公元1-1000年的亚洲的网”。
要求:客观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相关特征及相互关系:对基本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科技求真,伦理向善,两者之间并非必然一致;科技的本性在于能动突破,伦理本质是平衡制约,两者之间在价值预设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科技尤其是现代科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发展动力,但往往需要突破以往的观念、理念、规则和实践,从而在认知活动、道德生活、社会秩序中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姚新中《科技伦理治理三论》


(3)简述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的表现。有人说“科技发明要有伦理,科技使用要有操守”。以“社会信息化”为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2023-05-08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个时代,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工厂制度战胜了传统的小生产体制,成为主导的生产体制,在此体制下,工人以专业化和分工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有纪律的机械化大生产……经济生活由以乡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致大型城市兴起;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

——摘编自张霞《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厂制度的特征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图1、图2现象共同依托的技术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2023-03-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西方近代科学革命发生之日,也正是中西科学开始接触之时。清王朝覆灭之后,“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之声才越来越引人注目。20世纪最初的20余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教育体制的奠基时期,不仅仅是培养了新人才,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科学理念。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冲击,科学才开始确立了它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批留学生相继归国,国内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并存、竞争和补充,国立科研机构、综合性科研团体和专业技术学会的纷纷建立,加之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等等,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初步的基础。

——据路甬祥《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是科学革命的世纪,也是技术革命的世纪。科学上革命性的重大突破有:物理学上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创立与发展;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地球科学中大陆飘移学说和地球板块构造理论;信息理论的发展;等等。技术革命的重大成果有: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能源结构向石油、天然气和原子能方向发展;材料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金属材料的进展、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和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与高速公路的普及;航空与航天技术的进展;生物技术与医学的进展;等等。

——摘编自白春礼《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与新世纪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20世纪早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则主要用作日常装饰及巫术展示。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利用语言传达信息并加以保存的渴望日益增强,由此衍生出彩陶拍印术。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保存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此时产生了青铜器图文雕刻技术及印章雕刻技术。春秋战国之际,雕刻凸版与镂板印花技术形成,对金属雕刻刀具的制作得到了明显的发展。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中国,它作为刻章和拓石的结合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迄今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可追溯到唐朝初期。宋仁宗时期,毕昇又发明了活体印刷术;直至19世纪,改良铅活字印刷技术流传于世,被全世界普遍采用。

——摘编自周晓雪《浅析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材料二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原型技术,其实质是借助于相关计算机软件,以数字化模型文件为基础,选取多种黏合材料,利用特定的快速成型设备,通过分层加工、叠加成型的方式制作出真实的三维实体产品。自1986年第一台3D打印机发明以来,国外关于3D打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就得到持续发展。2000年,美国与日本的企业联合研制出一种以喷墨打印技术为原理的彩色3D打印机;同年年底,以色列某公司推出了具有新的成型工艺的3D打印机;2010年,美国和澳大利亚相关公司合作,以活体细胞为“原材料”成功打印出人体的组织器官,这是3D打印技术在医疗产品领域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的3D打印技术已初步形成了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如很多创意产品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客户的设计方案,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实体产品进行销售,收益良好。

——摘编自刘业勤、张晓莲、邱戏《3D打印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D打印技术在西方国家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2022-03-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与就业

材料一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三次产业比重次序已经由一、二、三次产业顺序转移到三、二、一次产业顺序,由此,也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动。农业经济时代,第一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大批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和部分传统产业的衰落,使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大量传统劳动岗位将“消亡”。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在制造业中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人员在逐步减少,白领人员在日渐增多。

传统的就业观主张的是一种刚性而狭义的岗位就业,而新就业观主张的是一种弹性而广泛的社会就业。借助计算机网络人们纷纷从工厂和办公室走出来,工作家庭化和工作非城市化(人们的工作地点不再集中在城市)成为现实。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公司实施了非全日制工作制度,人们不再拘泥于一个工作岗位,兼职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工作的机会增多,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大量出现。

——杨卫《高科技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的一轮新技术变革破坏了约4000万个传统岗位,但新经济同时创造了大约5000万个岗位,在就业转换的短期“阵痛”中实现了就业扩大。目前中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顺应新技术革命加速结构转变的战略举措,一方面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短期可能损失数百万的传统岗位,但同时加快实施“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战略,预期能够带动数千万的新岗位。

——张车伟王博雅高文书《创新经济对就业的冲击与应对研究》


(1)总结近代以来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变化的要素。
(2)指出新技术变革对当今就业形势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提高就业水平的建议。
2022-05-26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 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和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以及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其他国家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021-11-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士。战国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建民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材料二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战国时期我国铁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此次生产力的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的理解。
2022-02-1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一   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示意图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按材料一图中所注成就任选一个领域为例,结合上述文字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按照传统的理论的说法,新产业的出现,是劳动分工发展的结果。然而从现代观念来看,它是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的结果。

——何博传《科学技术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试举一例简要说明“新产业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的结果”。
2021-04-0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小邮票中蕴含着百科知识,方寸上展示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某网站评选出的世纪十件大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年—1991年)中引用了12位文艺和学术界人士对20世纪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音乐家梅纽因说的:“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从十张邮票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或社会问题中找出最能对21世纪人类历史警示或意义最大的一件往事,你会选择哪一件,并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也来参与当时的网站评选,你认为还可以把哪件大事也列入其中并说明理由;如果要在已经评选出的十件大事中的其中一件淘汰出局,你又会淘汰“谁”,谈谈你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这个“极端的年代”的理解。
2020-02-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察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一号核电站四台反应堆相继出现爆炸,泄漏等险情。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

福岛一号核电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9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文科历史试卷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