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感慨道:“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性
2 . 下列对如图主旨的解读,准确的一项是
A.工厂制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巨变
B.内燃机发明促使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
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3 . 二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政治多极化的需要D.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4 .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5 . 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都显著提高,其反映的主要现象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人们越来越聪明
C.科技成果是不断探索的结果
D.社会阶级结构变化
6 .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7 . 观察如图,可以推知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2016-11-27更新 | 8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