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当前,人类社会的劳作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推动这一变革的技术主要是
A.人工智能技术B.航空航天技术
C.深海探测技术D.交通通信技术
2 . 二战结束以后,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产业迅速兴起和扩展,成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导工业。这反映出
A.科技革命推动新的国际分工B.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工业
C.科技革命助推产业结构调整D.发达国家垄断了“知识经济”
3 . 下表所示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技术成果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此可确立的主题是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其他
蒸汽时代39.416.89.224.310.3
电气时代15.89.117.740.417
电子时代12.73.95.565.212.7
信息时代4.341064.317.4
A.科技左右国力B.文化成就未来
C.人类发展方向D.大国兴衰奥秘
4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1-09更新 | 2523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5 .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从轧钢到全车装配都在自己的工厂进行。20世纪末,日本丰田公司可以经过计算机精准设计,将汽车生产的各道工序通过信息网络“外包”到世界各地。由此可见,信息革命
A.为日本的再次崛起提供了新动能B.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
C.为跨国产业融合提供了宽广前景D.促进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0-12-09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40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6 .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图所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大变革B.欧洲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7 . “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
A.网络化特征B.智能化特征C.海量化特征D.数字化特征
8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2019-12-11更新 | 1694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2)
9 .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2019-11-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10 . 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2019-06-03更新 | 74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3讲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