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884年,郑观应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难臻富强。”这种认识
①否定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看到了西方制度的长处
③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④指出了洋务运动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维新运动时期成立的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确立的宗旨是“以经学为本,讲求义理经济,旁及辞章与泰西各学。”该宗旨意在强调
A.严谨治学B.经世致用C.中体西用D.变法革新
2021-02-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康有为指出:“阅二千年岁月日时之绵暖……咸奉伪经为圣法,诵读尊信,奉持施行……于是夺孔子之经以与周公,而抑孔子为传。于是扫孔子改制之圣法,而目为断烂朝报。”康有为意在
A.纠正对孔子的 不公B.否定人们对权威的崇拜
C.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D.树立孔子为改制先师的形象
2021-02-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6年,康有为撰写《法国大革命记》等文,称:“孔子早明太平世之法,而必先以据乱世、升平世乃能致之,苟未至其时,实难躐等(逾越等级)”,主张“由专制而立宪而共和”。这表明康有为
①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②借助儒学宣传自身学说
③承认历史是进化的且有阶段性   ④与孙中山的政治目标完全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捉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因此,“欲图根本之教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新的启蒙运动是指什么?列举2个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简要说明。
2020-12-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C.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D.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7 .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2020-10-09更新 | 197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尊奉为“改制教主”,“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倡导移风易俗B.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C.实现扶清灭洋D.为变法寻找理论的依据
10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 主张向西方学习
B.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
C.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
D.义和团运动打击侵略者—反映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2020-08-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