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侧书中提出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扶清灭洋D.创立民国
2022-03-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有可能成为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白话文之可行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021-09-0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士人·精英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传统士人还是现代知识精英,都要在时代洪流中作出抉择。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   ……科举停废,则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四民之首的士人不再以科举为指挥棒,而是各择出路:通过留学成为上层知识分子精英,旧学即废,全国上下转而崇尚新学,留学成为读书人进阶的最好途径。然而有条件留学的知识分子毕竟还是少数,而这些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归国后往往成为上层精英,如胡适。投身实业,清朝末年,在“西潮”冲击下,“商”念来愈被提升到重要位置,与西方商战,追逐高利风行一时,很多具有传统功名的人转而投身实业,如清末状元张謇、孙家鼐。融入地方政权,成为清末自治运动的重要力量,山西士子刘大鹏。还有一部分人加入会堂,或投身于军事活动,因此传统士人的社会流向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出路更趋多样化。

——摘自何吉美《科举制的存废与清末传统士人的社会流动》

材料三   ……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面对接踵而来的社会危机和历史巨变,积极思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走上历史的中心舞台……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政治社会的革命……。

——摘自康冀楠《清末开封:河南省革命摇篮》


(1)材料一中的“长策”指什么?如何理解“……赚得尽白头”?
(2)“科举停度,则意味着希望的破灭”,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不同时代“他们”的抉择
4 . 20世纪初,梁启超倡议“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由此掀起了“史界革命”。梁启超提出这一主张主要源于
A.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B.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C.统治阶级的极力支持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0-12-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