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艰难的转型之路,这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救国御侮之策。第一批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道光帝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
2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 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3 . 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4 . 1840年9月,林则徐上奏朝廷,指出船炮“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并建议从广东海关税银中抽出十分之一作为造船制炮的费用,“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这表明林则徐
A.迈出了建设近代海军第一步B.具有加强海防、抵御外患的思想
C.提出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对西方政制的认识走在时代前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书籍在当时的中国与日本知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最突出的影响在于
A.使人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B.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学说
C.使人们开阔视野、了解外部世界
D.使人们奋起进行反封建斗争
6 .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奏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由此推知,林则徐
A.主张增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B.重视改造陈腐的国民观念
C.仍秉持浓厚的天朝上国观念D.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7 .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瑞士“不设君位,惟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是“西土桃花源”。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中西制度的差异
9 . 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D.都主张维新改革
2017-1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2017-08-04更新 | 6660次组卷 | 8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