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编号①、②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指导思想是什么?
(2)编号③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
(3)编号⑤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你如何评价这一活动?
(4)上述人物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021-12-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刻意介绍了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等。对其意图推测合理的是
A.学习资本主义制度B.批评专制政体的不足
C.师夷长技以制夷D.启迪国人,关注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思想的“君主立宪”主张
4 . 1842年.魏源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等奇器的人,给子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魏源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B.发动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C.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D.摧毁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2020-08-11更新 | 419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20-08-10更新 | 369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020-07-21更新 | 1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鸦片泛滥后,林则徐曾前往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店铺的艰难处境,迅速得出鸦片输入独占市场破坏商业经济的结论。这种认识(  )
A.具有保护利权意识B.体现对统治基础的维护
C.推动商战思想形成D.揭示了国内市场的广阔
9 . 《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
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国地总论筹海总论
增补卷数1125145111
总卷数22663125334

据此可知,魏源
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
10 .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