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共计 65 道试题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1 .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动了解西方国家情况
C.领导了著名的“虎门销烟”D.开展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2022-05-29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四)历史试题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其对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材料二   难怪他(林则徐)后来虽又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2)材料二指出了林则徐哪些局限性?你认为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关于“师夷长技”魏源等人提出了具体方案,“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我有铸造之局,一则人习其技巧,一二载后,不必仰赖外夷”。这反映出当时
A.士大夫的华夷观念尚未摒弃B.发展军事工业以挽危局的紧追性
C.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广泛推崇D.人才培养是“师夷长技”之关键
2021-12-08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他从忧时忧民的学者转而为放眼世界的先驱……他因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时时以湔洗国耻为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文中的“他”是
A.林则徐B.魏源C.徐继畲D.曾国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了解B.要求改革政治制度
C.排斥向西方学习D.摆脱了“中体西用”束缚
6 . 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020-11-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在线(班内)测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时说:“这从表而上看起来似乎调子很低,但其精神实质却是积极进取的,即通过技、器寻求传统文化革新的突破口,为西方先进文明的引进营造最初的滩头阵地”。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8 . 多面“国学”

近代以来,“国学”有着多种涵义。

在晚清“中体西用”的文化争论中,“国学”是“夷学”、“洋学”、“西学”等概念的对立面,这时它是一个文化名词。

在学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学”作为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总称,与从西方传来的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科之学”形成对立,这时它是一个学科分类体系中的     教育名词。

在清末革命浪潮中,邓实、章太炎等人提倡的“国学”具有儒家的“家国情怀”,他们认为其对立面是“君学”,“君学”灌输朝廷即国家、事君等同于爱国的专制思想,“国学”又具有了政治色彩的名词。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则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缩写,“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具有“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总代表”这样一种涵义,“国学”因而演变成一个学术名词。

——《“国学”的外相和内涵》(《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6 期)


(1)简析晚清时期,“夷学”“洋学”“西学”及“七科之学”等能成为与“国学”分庭抗礼概念的历史原因。
(2)章太炎等人将“国学”定位于“君学”对立面的目的何在?
(3)新文化运动是怎样对待“国学”的?这种态度最主要的局限性是什么?
(4)导致近代以来“国学”涵义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06-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列书籍按其在中国出版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④②①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2020-05-15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柑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赢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强国御侮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