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鸦片战争后,魏源所述“师夷之长技”,并不限于坚船利炮即军事一面,而是包含了军事、科技、文教等多个方面;对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着赞赏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予以采纳,但也没有表示排斥和反对。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A.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根本出发点
C.宣扬了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2 .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夷情”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3 . 魏源认为一个国家“开国之初,如有物本而无知,则延他国知识者以教习;或有知识而无物本,亦往别国运载”。这说明魏源这一的思想主张
A.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中西文化观B.继承发展了林则徐的开放思想
C.极力宣扬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D.突破了传统经世致用的人才观
2021-04-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徐继畲所著的《瀛寰志略》对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进行了系统性介绍。该书并没有遵循传统华夷观念,在出版后,即刻引起广泛非议,徐继畲被指“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这说明
A.国人的民族意识得到觉醒B.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需要
C.中体西用观念被国人认可D.传统的天下观念亟待突破
2021-03-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上半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President”(今译为总统)所用的译名有多种:头人、总理、国主、酋长、邦长、大统领、皇帝等。这表明当时的知识分子
A.没有摆脱传统思维习惯影响B.固守“夷夏之辨”的旧传统
C.不认同西方的近代政治制度D.对西方政治制度见解不同
6 .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7 .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B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成果
C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明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