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学习西方的同时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2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2021-01-22更新 | 330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楠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2020-12-10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来了解英国,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材料表明林则徐
A.天朝上国思想仍很浓厚B.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
C.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D.对英国国情了解不深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6 . 某历史学家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林则徐(       )
A.是倡导“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B.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2019-1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19-05-18更新 | 1669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和被贬往新疆期间都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据此可知当时
A.林则徐因其建议不合潮流而遭贬黜
B.夷夏有别的传统心态受到挑战
C.中体西用的主张未引起统治集团重视
D.朝野尚未感到西方的冲击
9 . 同治(1861-1875)以后,有关考察外国史地的撰述逐渐增多,如王韬的《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薛福成的《续瀛环志略》、徐建寅的《德国合盟纪事》等。这些著述
A.反映了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
B.促进了社会进化论的传播
C.构建了“中体西用”的话语体系
D.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10 .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科学理性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强国御辱
2019-01-30更新 | 68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