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
2 . 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的目的在于
A.了解西方列强国情B.改革传统政治体制
C.维护中国司法主权D.学习西方以求自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伸民权”,“设议院”
4 . 魏源的《海国图志·筹海篇》共有四篇即《议守上》《议守下》《议战》与《议款》,分别阐述了在抵御英国侵略上如何防守、如何进攻及如何与英国和平共处。他强调在防守得力、进攻得胜之下,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对内改革,禁绝鸦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互市通商。材料信息反映了魏源
①彰显海防意识   ②挑战传统心态   ③改革开放意识   ④中体西用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2022-01-03更新 | 47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 文科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源在《海国图志》写道:“二十七部西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予议之人亦由先公举,可不调周平?”。材料反映出魏源
A.十分推崇美国的民主制度B.对政治的度层面有所思考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改变了器变道不变的立场
7 .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
A.社会制度方面B.思想文化方面
C.军事技术方面D.经济科技方面
8 . 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来了解英国,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材料表明林则徐
A.天朝上国思想仍很浓厚B.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
C.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D.对英国国情了解不深入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问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10 . 1848年,徐继畬刻印出版《瀛环志略》,首以“地球平圆全图”为引,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然后展示“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显示中国在亚细亚之东南。当时文人指出徐继畬“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天朝上国”观念亟待突破B.中国对世界的认知较客观
C.“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D.中华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