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图为近代一著名学者的著作;作者在此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xī;和顺之意)然。”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选项作者向往国家著作影响
A魏源英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晚清变法
B林则徐美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魏源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国内影响小
D林则徐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A.AB.BC.CD.D
2020-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武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还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历代对其研究呈现不同特点,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对《孙子兵法》内尊而外贬,甚至实行禁锢政策;唐朝自高宗至玄宗前,宋朝自太祖后至仁宗前,均曾出现兵学萧条景象。而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唐安史之乱后至灭亡,宋仁宗之后至南宋亡,民国等时期,则都言兵者甚多,兵学著述传于世者亦繁,有价值者也较多。

——摘自战略网

材料二   “【英国舰队】所向无不披靡,彼已目中无华,若海面更无船炮水军,是逆夷到一城邑,可取则取,即不可取,亦不过扬帆舍去,又顾之他,在彼有得无失,何所忌惮?而我则千疮百孔,何处可以解严?”林则徐认为“海疆久远之谋”是“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之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路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林则徐书简》

材料三   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


1970年时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下跪,对二战时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愧疚。
194511月到194610月,美、苏、英、法四国,在纽伦堡法庭开始对22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10个月共开庭400多次,听取或阅读了200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1946930日法庭宣布:以战争罪、反人类罪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20年徒刑、115年徒刑、110年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

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194653日到19481112日,中、美、英、苏、法等11个国家,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28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共开庭800多次,有4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最后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但美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对一些杀害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战犯免于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后世对其研究呈现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主阶级士大夫如何应对海防危机。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的角度,解读两场审判。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8-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县201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夸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于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迷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夸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末、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着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

——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

材料二   成丰年间,夸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井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据是“锢天下聪明知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连”,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六经皆圣人忧惠之书,治经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谊(义),以求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

——李军《论清代夸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汉朝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分析西汉今文经学受到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源思想特点,说明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海国图志》的传入使日本如获至宝,“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并形成了《海国图志》时代。对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魏源已经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海国图志》维护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
C.《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
D.统治集团的认知差异影响着中日两国对西方文明不同的应变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夷”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
魏源《海国图志叙》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
A.清朝政治统治面临危机B.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受到冲击D.近代国家意识开始萌芽
2020-12-07更新 | 49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6 . 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请对下列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自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

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标志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诞生。


2019-1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流行以“文化自觉”的角度研究历史。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以及对他人文明的反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也是文化觉醒的时代。

材料二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结合古代中国与古代欧洲的史实,从思想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文化觉醒”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40年以来到甲午战败前,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结合史实分析他们被称为“先觉者”的原因。
2020-11-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8 . 如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A.清朝政治统治面临危机B.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受到冲击D.近代国家意识开始萌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事记


1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等所译《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五十卷《海国图志》
21849年徐继编撰《瀛环志略》,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风土人情。
31859年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
41863年徐寿编译《汽机发初》,介绍蒸汽机的专著。
51871年贾步纬编译《航海通书》,为清朝南洋、北洋海军进行测量的重要工具书。
61895年英国人李提摩太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介绍19世纪欧美各国发展史。
71899—1904年严复先后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即穆勒《论自由》)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81903年赵天骥译《法国革命战史》,罗伯雅译《共和政体论》。
91909年李佳白选译《欧美强国宪法汇编》。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传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视角,分阶段对上述表格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划分阶段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19-10-2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陈旭麓认为:“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开始兴起
B.“夷夏观念”遭到否定
C.“中体西用”付诸实施
D.传统文化内容得到延伸
2019-07-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