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后,魏源提出了一个设想:清军可以从尼泊尔或取道俄国进攻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制贩鸦片的源头),与此同时,清廷可引导美、法等国与英国交恶,借以撺掇他们从海上袭击英国。这表明魏源(     
A.积极探寻救国御侮之道B.接受部分西方先进制度
C.认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未能认清帝国主义面目
2 . 魏源主持编撰的《海国图志》出版于1842年以后,在东亚地区流传甚广,其“师夷长技”的观点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这可用于说明(       
A.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B.《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C.东亚新旧势力之间的妥协合流D.东亚对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文化层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魏源所述“师夷之长技”,并不限于坚船利炮即军事一面,而是包含了军事、科技、文教等多个方面;对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着赞赏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予以采纳,但也没有表示排斥和反对。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A.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根本出发点
C.宣扬了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艰难的转型之路,这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救国御侮之策。第一批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道光帝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 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6 .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据此可知,该书
A.是当时介绍西方最详实的著作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引发了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倡导在中国建立代议制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人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18-10-03更新 | 4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2018-05-01更新 | 622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在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的“外夷”,“夷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律例一体治罪”。这材料主要表明林则徐
A.有睁眼看世界的全球意识
B.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才能
C.有强烈的近代民族意识
D.有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