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设议院、开国会D.建立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梁启超曾提出,“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之与智,相倚者也。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
A.民主权利在中国难以推行B.民主共和制是大势所趋
C.传统封建伦理应当被抛弃D.开民智是兴民权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颁布《资政新篇》B.洪秀全——开展洋务运动
C.李鸿章——编成《海国图志》D.康有为——推动戊戌变法
4 . 1885年,康有为在其著作《实理公法全书》中强调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相通的,是可以用“几何公理”的形式来表现的。康有为这一言论
A.批判了中体西用理论B.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
C.宣扬了科学救国主张D.否定了封建政治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这旨在说明
A.清政府海权观念的淡薄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C.启迪国民意识的重要性D.清政府未发动民众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郑观应等人提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郑观应等人的主张
A.开始触及西方政治制度B.反映出其学习西方的深化
C.未超越洋务派思想范畴D.使西学东渐内容发生变化
7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了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特点。下面三幅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请回答: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著作作者是谁? 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出的明显特征和趋势是什么? 请列出三个阶段的主要探索事件。
8 . 胡适评价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由此可见,他主张
A.全盘西化B.固守传统C.维新变法D.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03年梁启超到美国转了一圈,发现先前推崇的美国政治不过是纸面上的概念和主观想象,真实的美国政治则令他大失所望;1950年钱穆在《论中国传统政治》中批评某些近代中国学者,常把西洋现成名词硬装进中国,并不是实事求是;这反映了近代仁人志士
A.向西方学习程度在不断加深
B.逐步消除全盘西化认识
C.文化自卑心理源于被动挨打
D.探索救国道路的复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