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二   古代及近代孔子形象的变化

春秋战国汉唐宋至明清维新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矮化正统化僵化西化丑化
被嘲笑为“若丧家之犬”司马迁赞誉孔子为“素王”:唐代被封为“文宣王”被称为一位只会“存 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被称为“穿西装的孔子”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吴虞痛骂孔子为“盗丘

——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意提取某一时期的孔子形象,说明其原因。(明确写出孔子形象,史论结合说明原因。)
(3)请结合上述有关孔子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

材料二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特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