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战国时期已近两千年……沉积和发展了两千多年后,内在的压力已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1)材料一中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与图2所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过程中,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2020-12-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围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 年)

材料二   "民族主义者何?各地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世界最光明正大公正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甲午战前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增强的主要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二   古代及近代孔子形象的变化

春秋战国汉唐宋至明清维新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矮化正统化僵化西化丑化
被嘲笑为“若丧家之犬”司马迁赞誉孔子为“素王”:唐代被封为“文宣王”被称为一位只会“存 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被称为“穿西装的孔子”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吴虞痛骂孔子为“盗丘

——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意提取某一时期的孔子形象,说明其原因。(明确写出孔子形象,史论结合说明原因。)
(3)请结合上述有关孔子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及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9-08-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J斩”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反映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九明。”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任举一位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思想主张。

材料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许多人,都对封建文化旧思想进行过抨击和批判。他们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许多思想和文化学术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一1919》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6 . 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汇,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1917—1923年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是什么?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面对“变局”又提出了何种对策?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对西学的“领悟”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实践。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的典型事件及其基本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领域变化的主要特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

材料二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特点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干,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作者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汉代儒学为例加以说明。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开始了一场知识革命。它与雅典的民主高峰期相伴。公民权势的上升、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导致了对旧思维方式的反动。结果一些希腊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转而思考与个人关系更密切的题目。新知识倾向的倡导者首推诡辩家。

一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2)材料描述了古希腊哪一思想学派?这一学派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核心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