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建议。
2 .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等湘系洋务领袖一方面以“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为由,大力兴办洋务。另一方面,则时常强调“纯用洋枪,终失长短互补之妙”,“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这些言论
A.理性指出了洋务运动的不足B.反映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加速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3 . 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
2021-08-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二)历史试题
4 . 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
2021-08-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77年,李鸿章在致郭嵩焘的信函中写道:“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洋务运动时期,他践行的却是中体西用论所标示的内容。这说明李鸿章
A.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B.对中体西用的弊端有所认识
C.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全无认识D.为自己的政治投机开脱责任
6 . 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体现“惜李之识”的是
A.“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
B.“是役也,李鸿章之事,记者不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兴盛之理”
C.“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D.“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故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
2019-01-30更新 | 1684次组卷 | 5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2019-01-30更新 | 1197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