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电报事业的发展是认识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围绕西人在华架建电报的较量

一、“持议甚坚”:西人的请设列强软硬兼施请设电报
二、“力为设法阻止”:清政府的因应“恐有洋人私设铜线等事,谨遵照条约所属(嘱),随时查阻”;“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若至万不能禁时,惟有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一法”。
三、“界限分明”:中西较量的结果经过严重对峙,双方皆让步,形成西人可在中国领海敷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的格局。
四、余论:历史的另面与对待列强向一些领域扩张的态度大异其趣,面对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之势,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长期担任电报局督办的盛宣怀称:“说者谓通商以来,能自保主权者,电事为最。”虽存溢美之处,但实属有因。

——据夏维奇《晚清电报建设与社会变迁——以有线电报为考察中心》整理

材料二:对于电报技术引进,洋务派将其融入到原有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这种在对宏观环境变革极小的条件下引进近代科技,并将其融入到传统社会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解决科学化与传统社会的冲突,但并没有顺应科学化的要求,而是顺应了封建统治的要求。

——摘自包羽《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技术——国际技术转移视角的研究》

材料三:近代中国面临西潮冲击,中国向何处去?很多读书人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说:“英国电报设于王家,商民欲通信者收其费,岁以所入济局用,往往致赢……昔普、法构兵,普人行军处遍设电线,而尽毁法人所设,遂以败法……盖兵贵神速,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莫电线若矣……夫轮船、枪炮等物,中国仿行有年,损益犹或参半,电报则有益无损,何不一试之耶?”进一步考察其立论基础,其中“兵贵神速”语出《孙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语出《汉书》,皆为中国之历史智慧。

一份1896年的报纸云:“乃近有匪徒造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此语传遍远近,乡愚皆信以为真。”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年间,乡民不知电报为何物者仍是常事。这一切提示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必将是一渐进的、缓慢的乃至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摘自夏维奇《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列举清政府“力为设法阻止”的多种办法,解释“历史的另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
(3)阅读材料三,请选择作答:①以郑观应论电报为例,说明读书人在寻找中国出路的过程中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②结合清末电报事业的发展,佐证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
2022-06-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了王韬
时期思想
1849—1862影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1862—1874英国风俗醇……无论中土,外邦之风俗尚有如此者,吾见亦罕矣。
1874—1897(英国)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金同,然后举行。……政治之美,驶驳平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

A.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B.坚持盲目自大的观念
C.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1-11-30更新 | 58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6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如下观点:“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即英国而论,蕞尔三岛,地不足当中数省之大,民不足当中国数省之繁,而土宇日辟,威行四海,卓然为欧西首国者,岂有他哉?议院兴而民志合,民气强耳。”这些观点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已经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以进化论思想作为理论武器D.借助法家思想宣传变法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郭嵩焘是晚清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关于洋务运动的看法,他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写道:“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2021-05-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20-08-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扶驭之反耳。”
②“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③“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④“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2019-05-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晚清一位思想家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这位思想家是
A.梁启超
B.严复
C.谭嗣同
D.孙中山
8 .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9 . 下列观点中属于近代维新派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10 . 严复是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历史名人,其主要成就是
A.翻译《天演论》B.领导实业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D.《四洲志》
2013-02-26更新 | 6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