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即提出了改变中国军事力量以对抗西方侵略的方针,即所谓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他摆脱了守旧派单纯关注外国入侵却不重视改变自身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救亡思路,而开启了“以变应变”的新的救亡思路,而这一新的救亡思路的开启为日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超越救亡思路进行更为深远的思考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为开端,中国以侵略者为学习对象,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救亡策略的新探索。

材料二   1840年后,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维新派看来,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洋务派只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的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的话,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

——以上材料均摘自《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进步性。
(2)请概括材料二维新派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 . 晚清郭嵩焘曾说:“泰西之国,国家有所举废,百姓皆与其议;百姓有所为利害,国家皆与费其成而防其患。汽轮车之起,皆百姓之自为利也,其国家与其人民交相比倚,合而同之。民有利则归之国家,国家有利则任之人民。”据此可知,郭嵩焘
A.明确了政府财政收入来源B.对比了中西国家立国之法
C.赞同欧美国家的代议制D.认识到民利与国利的关系
2021-12-05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曾任清政府多个国家大使的曾纪泽主张“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这说明他
A.洞悉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B.注重对国民进行启蒙
C.认识到商战对中国的影响D.缺乏近代外交的理念
2020-01-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课走班第二次调考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该观点
A.反思洋务运动
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C.依然停留在器物层次
D.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019-10-19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一文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表现为
A.大力倡导实业救国B.猛烈抨击儒家道德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D.积极发动反清斗争
2014-02-24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
7 .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提出这些主张最有可能的是
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